不論繪畫戲劇小說,凡是一種藝術,大概都應當有背景。背景就是將事物的情況烘托顯現出來,叫人不但看見事物,并且在事物以外,受著別樣感動刺激的一種周圍的景象。事物的好壞,不是單獨可以判定的,必須擺入一種背景的當中,方才可以認得它的真相,了解它的意義。所以在藝術上,這個背景很有重要的位置。
中國人一向不大講究背景:畫地是白的;戲劇里的開門關門,光是用手裝一個樣子;車子只有兩扇旗子,騎馬也只有一支馬鞭就算了。近來雖已經加了布景,但是不管戲情,用來用去,總是這幾種老樣式,也可算不講究背景的證據了。至于古來的詩詞,卻頗多用背景的。用了背景,就添出許多的情趣。譬如“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”,這可算得最悲壯的文字了。但是離開第一句,便失卻它悲壯的意味,因為第一句就是第二句的背景的緣故。其余如“暝色入高樓,有人樓上愁”,“落日照大旗,馬鳴風蕭蕭”等許多好文章,也都可以用這個道理來說明它的好處。
從此看來,背景差不多可算藝術的生命了。教育從一種意義說也是一種藝術,主張這一說的人近來很多。就是當初將教育組成一種科學的海爾把爾脫也有這個意見:也應當有背景。沒有背景的藝術不能叫做藝術。沒有背景的教育也不能叫作教育。
什么叫做教育的背景?這個問題可分幾層解釋。
我們所行的教育是人的教育,當然應當用人來做背景。人空間是個什么?這原是最古的疑問,到現在還沒有十分解決。原來人有兩種方面:一種是動物的方面,就是肉的方面;一種是理性的方面,就是靈的方面。古今東西的哲人都從這兩方面來解釋人。因為注重的地方不同,就生出種種的意見來了。西洋史上顯然有這兩個潮流:希臘及羅馬初期的人注重肉的方面;基督教徒注重靈的方面,就是前一潮流的反動。這兩種主張彼此沖突,結果就變了宗教戰(zhàn)爭。文藝復興以后到十九世紀,就是主肉主義全盛的近代,近來學者大概主張靈肉一致了。這個靈肉一致,在我們中國卻是已經有過的思想??鬃铀^“從心所欲不逾矩”,就是靈肉一致的狀態(tài)。
這個人字的解釋將來不知還要如何變遷,現在的理想大概昌靈肉一致了。所以我們看人不可看得太高,也不可看得太低。進化論一派的學者說人不過為生物的一種,這樣看人未免太低。但是用一般所說的人為萬物之靈、可以支配一切的看法來看人,也未免看得太高。這兩種都不是人的真相。人原本是兩面兼有的:一面有肉欲的本能,一面還有理性的本能;一面有利己的傾向,一面還有利他的傾向;一面有服從的運命,一面還有自由的要求。這兩方面使他調和一致,不生沖突,這就是近代人的理想。近代倫理學上主張自我實現,教育上主張調和發(fā)達,也無非想滿足這個要求。“不管學生將來入何等職業(yè),先使他成功一個人。”盧騷這句話說在百年以前,到現在還是真理。現在普通教育中所列的科目,都是養(yǎng)成人的材料,不是教育之目的物,也不是學問。地理是從面的方面解釋人生的,歷史是從直的方面解釋人生的,數學是鍛煉人的頭腦的,理科是說明人的周圍及人與自然界之關系的,語言文字是了解人與人的思想的,體操是鍛煉人的身體意志的,其他象手工業(yè)等,雖似乎有點帶著職業(yè)的色彩,但是在普通教育中,仍是注重陶冶品性的一面??傊?,現在普通教育上所列的科目,除了以人為背景以外,完全是毫無意義的。若當作教育之目的物看,當作學問看,那就大錯了。
我們中國辦學已經二十年光景,這個道理好象大家還沒有了解。社會上大概批評學校里的課程無用。有幾種父兄竟要求學校說:“我的子弟只要叫他學些國文算學。體操手工沒有什么用場,不必叫他學。”普通學校里的學生也有專歡喜國文的,也有專歡喜數學的,也有專歡喜史地的。遇著灑掃勞動的作業(yè),大家就都不耐煩。這種都是將材料當做目的物看,當做學問看,不當它養(yǎng)成人的方便看的緣故。不但社會和學生不曉得這個道理,就是教育者,不曉得這個道理的也很多?,F在大多的教育者,無非將體操當作體操教,將算術當作算術教,將手工當作手工教罷了。
人是教育第一種的背景了。無論何物,不能離開空間與時間的兩大關系,這個空間時間,在人就是境遇和時代了。……所以教育上,第二應當以境遇和時代為背景。……
上面兩種背景之外,還有第三種的背景,就是教育者的人格?,F在學校教育是學店的教育,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中間但有知識的授受,毫無人格的接觸;簡直一句話,教育者是賣知識的人,被教育者是買知識的人罷了。機械的大家賣來賣去,試問這種知識有什么用處?真正的教育需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,知識不過人格一部分,不是人格的全體?,F在學校教育何嘗無管理訓練,但是這個管理訓練與教授絕對的無關系。教育者大概平日只負教授的責任,遇著管理訓練的時候,便帶起一副假面具,與平時絕對成兩樣的態(tài)度了。這種管理訓練除了以記過除名為后盾以外,完全不能發(fā)生效力。而且愈發(fā)生效力,結果愈不好,因為于人格無關系的緣故。
人格恰如一種魔力,從人格發(fā)出來的行動,自然使人受著強大的感化。同是一句話,因說話者人格的不同,效力亦往往不同。這就是有人格的背景與否的分別??粘怯嬛缓米屩T葛亮擺的,換了別個便失敗了;諸葛亮也只好擺一次,擺第二次便不靈了。
“以言教者訟,以身教者從”,教育者必須有相當的人格,被教育者方能心悅誠服。只靠規(guī)則是靠不住的。我說這句話的意思,并不是凡是教育者必須賢人圣人。理想的人物本是不可多得的,我并不要求教育者皆有完美之人格。原來學校所行的教育,都不過是一種端緒,一切教科,無非是基本的事項,不是全體。所以教育者于人格方面,也只求能表示基本的端緒夠了。這個人格的基本端緒,比了教科的基本端緒成就雖難,但是不能說這是無理的要求。
? 有多少教案是無用的2017-02-20 11:11
? 王錚校長解讀北大附中教改2016-12-05 09:34
? 破解教育8大悖論2016-11-09 08:19
? 李鎮(zhèn)西:請給班主任松綁2016-10-25 16:06
? 核心素養(yǎng)與素質教育、三維目標、課程改革的關系2016-10-18 09:41
? 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落地,將如何影響我們的課堂?2016-09-23 15:46
關注一中官方微信